發布:2019-09-16 17:38:03??來源:ynzb.cn ??作者:云南招生網
原標題:蓋過清華北大,西電與華為有多“鐵”?
一周前,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,代表華為在西安幾所高?!罢斜I馬”。
其首站便選擇了母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,“1998年,24歲的我從西電電路與系統設計專業研究生畢業加入(華為)公司……多年來,西電的校訓一直鞭策和鼓勵我……西電為整個通信產業源源不斷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?!?/p>
一直以來,華為的一舉一動,都會引起公眾輿論高度關注。
以其在各大高校的招聘為例,何剛上述描述并不夸張——近三年,華為每年在西電的招聘人數,穩居各大高校榜首,甚至排在北大清華前面。
轟轟烈烈的第三次科技浪潮中,ICT(信息通信技術)成為核心。依靠西電這塊金字招牌,陜西成為諸多企業絕佳的人才培養基地。不過,單純的人才“制造”仍然不夠。陜西要實現ICT“智造”大省,還需更多的“西電”、更多立足本省的“華為”加入進來。
這條路不好走,但若走好,或是陜西經濟升級的一柄“利器”。
01
數據顯示,華為對于西電學子格外青睞。
2017至2019年三年間,華為在西電招聘的人數,位居全國高校首位,分別為556、457、696人。
這一成績,甚至將北大、清華,還有另一所專業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,甩在了身后。
“優秀的企業需要優秀的人才,優秀的人才渴望世界級的舞臺?!蔽麟婞h委副書記楊銀堂在對話何剛時也指出:“西電學生特別能戰斗,特別能吃苦,而且富有創造力,我相信這也是華為選擇我們西電同學們的重要原因?!?/p>
在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》中,華為不吝贊美:“西電畢業生基礎扎實,在通信、IT等方面有著良好的技術基礎和項目背景,態度認真,作風扎實,各方面表現優良?!?/p>
不僅是華為,西電畢業生到IT行業指標企業BAT(百度、阿里、騰訊)和TMD(頭條、美團、滴滴)人數,軍工重點單位人數和世界500強單位人數,也位居全國高校前列。
▲ 圖片來源: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官微截圖
對此,《中國科學報》稱之為人才培養的“西電現象”。
在培養ICT人才方面,西電一直走在前列。
西電就業辦一位負責人對粉巷君(ID:nbdfxcj)表示,學校在專業設置方面,積極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。
據其介紹,西電為了學生人才培養質量,推動“以學生為主體”的本科教學3.0轉型:
引入信息化教育技術,打造多維教育教學空間;
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,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;
提高實踐教學質量,深化就業實習基地建設,試點實習雙選計劃;
推進雙創教育,開放實驗室,鼓勵本科生參與科技競賽和工程實踐。
言而總之,這所高校對于ICT人才的培養,有融進骨子里的緊迫感。
02
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形態不斷發展進化,一個新的名詞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產業分析報告中——數字經濟。
在我國如今的經濟發展中,數字經濟所占的比重已遠超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。
西電就業辦上述負責人表示,隨著5G商用、工業互聯網的探索、人工智能加速應用普及擴散,ICT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加強。
以2017年為例,我國數字經濟的總量達到了27.2萬億元,為同年GDP的32.9%。
但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,卻是人才供應上捉襟見肘。
來自國家統計局、教育部的數據顯示:2017年,我國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總體需求缺口高達765萬。而同年,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僅為795萬。
西電就業辦上述負責人表示,預計未來十年全球將出現200萬個ICT相關的職業空缺,到2022年人才缺口將會達到8.2%。
2018年,華為與中國軟件行業協會、信息技術工科產學研聯盟三方聯合發布了《中國ICT人才生態白皮書》。
其中明確指出,“未來ICT 人才需求缺口的70% 將集中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,且呈現出人才需求類型多樣化、需求結構多元化的特點”。
為引進專業人才,很多單位不惜給出“上不封頂”的薪資承諾。
西電就業辦提供給粉巷君的信息顯示,近幾年間,用人單位對計算機、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專業能力要求總體較高,尤其看重技術背景、項目經驗和發展潛力。
即便是對于一些應屆畢業生,給出的薪酬待遇也普遍高于很多專業。
03
ICT專業應屆畢業生,對于“解渴”整個行業發展需求而言,顯然不夠。
但一方面,由于行業屬性之故,決定了更為稀缺的高端人才爭奪戰更為激烈。